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经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扎实推进优质均衡——许昌市襄城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工作纪实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2-11-28 10:19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襄城县围绕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出“着力振兴教育,建设教育强县”总目标,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持续加大投入、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扛稳政府优先发展教育政治责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襄城县于2017年成立了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后调整为县政协主席)任组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政府主管副县长等任副组长,教育、人社、编制、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住建及各乡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发展领导小组,担负起研究教育发展改革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等专项职责。2017年10月到2018年初,陆续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强县建设的意见》(襄发〔2017〕38号)、《关于印发襄城县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襄政〔2017〕26号)及10个配套文件(简称“2+10”系列文件),基本完成了加快教育发展、推进教育强县建设的政策布局。三是健全推进机制。襄城县建立了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长议事会等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县教育发展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并不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加大资金投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一是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近年来,襄城县通过多种措施优化财政教育支出确保了“三个增长”和“两个只增不减”目标。优先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发放,做到应发尽发,保证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逐步提高。二是加大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投入。2017年以来,襄城县共投入约3.04亿元,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54所,新增校舍建筑面积约11.53万平方米,新增学位约1.5万个,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关注教育公平,保障义务教育学生入学机会均等

一是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管理。近年来,襄城县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2020年起,襄城县推行了城区学校划片招生制度,农村学校也按照服务半径实行了划区域就近入学。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做到了“应入进入”,2020年1440人、2021年1526人,2022年1567人,并与城区学生一样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二是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我县逐步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各乡镇、各学校均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2017年以来,共投入资金约2.14亿元,新建改扩建改造提升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41个,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寄宿难”问题。三是加强教育资助体系建设。结合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健全县域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大学教育的贫困生资助体系。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共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6984人次,资助金额886.6215万元。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4147人次,资助金额720.9375万元。2022年春季义务教育阶段资助贫困家庭学生6736人,资助金额337.35万元。

 

四、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人才支撑

一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积极开展“立德树人,成就最美”“牢记育人使命,志做四有教师”等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加强教师业务培训,2017以来共拨付2624万元用于教师培训,累计培训教师37580人次。二是加强教师编制管理。按照小学师生比1:19、初中师生比1:13.5的标准,核定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数。现有义务教育学校学科比例结构相对合理,基本满足教学需求。三是保障教师各项待遇。襄城县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按照中小学专业技术人员教授级每月1533元、副教授级每月1461元、讲师级每月1133元、助理级每月994元的标准,落实教师绩效工资。落实教师“一补两贴”,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按照乡镇200元、村300元、教学点500元的标准发放。同时,襄城县还积极实施了教师周转房建设,采取团购方式保障农村教师住房需求,并按照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每平米在财政补贴后优惠1000元或20%。

五、优化教育管理,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质量

一是规范教育管理。全县义务教育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各项课程。特别是体音美、信息技术等课程,采取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开齐开足。要求各学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精留作业,控制考试次数,保证每生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二是深化教育改革。从2019年开始,襄城县在全市率先推行了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动中小学校长、教师在县域内有序流动,均衡了教师资源配置。推进中小学食堂管理改革,同步建立全县统一的食堂监管平台和由实力型供应商负责配送的食材供应体系。目前,全县35所公办学校食堂已全部按照自建公营、统一供应食材的方式运营。三是提升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德育活动。深化“五育并举”,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教育和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强课堂教学过程性管理,落实教学质量目标责任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