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今年秋季学期开学以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精心组织全市大中小学以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引领,将伟大抗战精神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大思政课”的生动素材,通过多维举措,纵深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引导师生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
01集中开展教学展示
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1+N”结对共建单位、各学段思政课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展示活动以“烽火八秩铸丰碑 莲城同心启新程”为主题,采用“现场思政课教学展示+分学段专家点评”模式,大中小学各学段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呈现示范课与跨学段教学,一方面让各学段学生的理论学习“源头”更清晰、“底气”更扎实,另一方面推动思想碰撞向纵深发展,促进互补共进落到实处,生动展现思政课内容在不同学段的螺旋上升。
各学段专家全程点评,围绕“学段衔接”“活动设计”“价值引领”提出优化建议,实现课堂“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有机统一,助力凝聚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推动抗战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以守正创新实现启迪教学思路,有效推动跨学段思政课教学从“协同联动”向“提质增效”进阶。
02让红色成为思政课的鲜亮底色
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打造入情入理、入脑入心的红色思政课。
许昌工商管理学校探索仪式化传播新范式,通过模拟历史场景、革命角色扮演,将政治话语转化为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叙事话语。
许昌第二高级中学创设“红色思政课”“节日思政课”,实现课程构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起来。
许昌实验中学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设立12个“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班”,引领红色力量传递。
许昌市第八中学积极开展“红色故事进校园”活动,每学期举办1次专题讲座。
许昌市第十二中学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改革开放口述史采访实践”活动,组织九年级学生开展“追梦铸魂”品牌创建,开展红色研学路线设计比赛。
许昌市毓秀路小学组织十余支雏鹰假日小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沉浸式感悟红色基因。
许昌市特殊教育学校与许昌电气职业学院举行联谊活动,讲好“纪念碑下的思政课”,让特殊教育思政课堂在真实场景中落地生根。
禹州市实验学校打造“礼赞英雄”思政品牌,推动红色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心灵。
长葛市新区实验学校通过开展“跟讲解员学党史”“红色故事情景剧”,致敬革命精神。
许昌市八一路小学邀请老红军、“杨根思连”官兵走进校园,讲述革命历史、部队光荣传统和英雄故事,激励学生传承“三个不相信”精神。
许昌市第十中学将思政课搬进党建主题公园,沿着党史长廊,重温和感悟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守初心使命、不断开拓前行的光辉历程。
北方电子科技学校学校成立“红色社团”,组织青年学生用心感悟红色精神,用行动展示青年风范。
与此同时,建安区、鄢陵县、襄城县和示范区、开发区、东城区结合地方实际,挖掘抗战故事、先进人物事迹中的思政元素,积极组织开展“红色思政进校园进课堂”“红色故事会”活动,引领学生亲近家乡历史,激发家国情怀。
03既讲透理论更善用实践载体
伟大抗战精神要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和教师主力军作用,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让红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许昌幼儿师范学校建立思政课教学效果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学生、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许昌高级中学通过加强与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互动,共同打造专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参加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优秀教学案例遴选。
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依托张琳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着力打造思政精品课程和示范课堂,不断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
许昌科技学校组织学校各教研室教师,精心构建“多彩·融通·向上·向善”的校级“大思政课”品牌。
许昌市第一中学坚持师生共同成长理念,精心组织开展“研学践思政”“活动育思政”“成长学思政”活动,创设“共享、共情、共通”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许昌市二中教育集团开展“思想政治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建立“高校专家+本校骨干”结对一线教学研讨机制。
许昌市第六中学坚持学校党总支委员轮流讲授专题思政党课,积极构建以班主任、思政课教师及各学科任课教师共同参与的思政育人共同体。
许昌信息工程学校持续加强“双师同堂”建设,携手2家龙头企业共建“德育基地”,聘请6位能工巧匠担任“思政督导员”。
许昌市凤雏机电工程学校在实训课中创新设立“思政育人一刻钟”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场景中自然渗透。